每日看点!河南兰考泡桐花绽放 “中国乐器村”徐场村进入销售旺季
初夏的风吹过村北的泡桐林,又到了河南兰考徐场村乐器的销售旺季。河南省兰考县徐场村是中国有名的“乐器村”,村里新老匠人们以传统手工技法打造、制作的古筝、古琴等民族乐器年产量可达10万多台把,年产值达1.8亿元。
“这两年越来越多来自全国乃至国际上喜欢民族乐器的人走进徐场村,只为亲自寻一把心仪的乐器。”徐场村村副主任徐永顺向新京报记者说道。不久前,新京报记者跟随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前往徐场村探访,九年前的徐场村还是国家级贫困村,现在一片泡桐林,一门老手艺,让徐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“中国乐器村”。
泡桐花开后,是村子销琴的旺季
(资料图)
每年四月,徐场村的泡桐花总会如约绽放,整个兰考县都会成为花的海洋。粉紫相间的泡桐花,开满枝头,灿若云霞。
徐永顺说,每年泡桐花开的时节,大量的游人涌入兰考赏花旅游,徐场村的生意也跟着忙起来。
徐场村村口的广场上横卧着一把砖瓦砌成的琵琶,上面写有“中国民族乐器村徐场”字样,尽显大气。因为火了,村里常有人进进出出。有人径直走进村子直奔熟悉的琴行,有人初到徐场村,迫不及待地站到琵琶前合影留念。
沿着徐场村的主街一路走,两旁的青瓦白墙房子上随处可见琴行的牌匾。任意走进一家琴行,都能见着正在精心打磨古琴、古筝或是琵琶的手艺人。匠人们指间在琴弦上划过,悠扬的曲调萦绕耳旁。
“没有人会拒绝美好的东西,尤其是音乐。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,纹路清晰,板材音质奇佳,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。”徐场村村主任徐永顺告诉记者,徐场村共有105户村民,九成以上都会制琴,经营乐器生意。现在徐场村已形成古筝、古琴、琵琶等多种乐器的生产产业链,七弦琴坊、墨武古琴等全国知名的斫琴坊就出自徐场村。
村里最老的匠人已经做了几十年的琴,就连十几岁的孩子也有模有样地讲出制琴的大致流程。“一把好琴,除了选材上乘,还要经过匠人200多道工序精心打磨。最久的要耗时数年。”村里的一把古琴身价曾卖到了18万。
从木匠到制琴,村民们集体“跨界”
“过去,我们也没想过,能把泡桐变成乐器,能用自己的老手艺让腰包鼓起来。”徐永顺说,过去,徐场村村民大多都是做木匠出身,上世纪70年代初期,村里主要生产风箱、电表盒、桌椅、板凳等木制品,80年代初,村里开始将泡桐做成了家庭烧火做饭用的风箱销往全国各地。
“当时,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专家偶然间听到风箱拉动的声音清脆悦耳,便将风箱拆下来做成音板进行测试,发现音色绝好,打听得知风箱的产地在兰考后,就找过来谈合作。”后来,这个乐器场开始采用兰考泡桐音板制作民族乐器,绝佳的音质音色迅速受到了国内外乐器界的广泛关注,这也为兰考成为“中国乐器之乡”埋下伏笔。
资料显示,2016年和2022年,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曾与兰考合作投资成立民族乐器公司,在兰考投资建设生产基地,生产古筝、琵琶等民族乐器,一批民族乐器匠人顺势被培养出来。
徐场村是从1985年开始生产民族乐器的。不少村民也在老手艺的基础上,开始着手操练起了制琴,逐渐实现了集体“跨界”。有的人只能负责相对简单的工序,有的人却天生就有灵气,愿意琢磨,白天学制琴、晚上学弹琴,手艺逐渐纯熟精湛。
村里的乐器出名了,年轻人选择留下
“我们村年轻人都很少出去。”徐永顺的话语间透露着一丝骄傲,仿佛这是印证徐场村发展好最直接的方式。
时间倒回到2014年,当时的徐场村还是国家级贫困村,贫困到什么地步呢?徐永顺记得,村里有一条路,遇下雨就会泥泞不堪。“当时,村里有些年轻人在外面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徐场村人,生怕人笑话。”
对于村里这条泥泞小路,今年24岁的徐晓松也是有记忆的,他也是徐永顺口中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之一。
徐晓松从小跟着父亲一起学做琴,现在帮家里经营琴行。他家的琴行就在村里主街的一侧。“在村里就能挣到钱,就没必要出去了。”徐晓松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,他看来,想要打造一把好琴,先要懂音乐。平时除了帮忙照看琴行,他也会顺便教教适龄的小孩子弹琴。正因为有了徐晓松的协助,家里的琴不少都是直接通过网上销售出去的。“有的顾客可能会专门到店里转转,求个心里踏实。后来熟悉了,就直接在网上下单。”
因为乐器留在徐场村,留在兰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因为家门口就有充足的就业、创业机会。2022年兰考正式成为“中国民族乐器之乡”。数据显示,目前兰考共有各类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287家,规模以上企业19家,产品主要有古筝、古琴、琵琶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,年产各种民族乐器70万台把,音板及配件600万套,产量约占全国的33%,桐木音板占90%,年产值30亿元,从业人员1.8万余人。兰考打造出的中州、焦桐、君谊、琴昇等30多个知名品牌,不仅畅销全国,还出口到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等国家,连维也纳金色大厅里也曾响起过兰考桐木乐器奏响的乐章。
每年栽种泡桐,是纪念也是传承
徐场村的脱贫故事是从泡桐开始的。每年清明节,徐场村总会有村民专程到焦裕禄纪念园,将泡桐花献给焦裕禄。
兰考地处黄河岸边,也是黄河十八弯的最后一弯。过去风沙肆虐,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,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。为了防治风沙,20世纪60年代,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树,没有谁会想到,半个多世纪后,广植于兰考的泡桐会作为极佳的乐器材料,为徐场村,乃至整个兰考县带来利润收益。
当年焦裕禄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是满目苍翠,春风拂过,泡桐花满城飘香。“每年植树节的时候,我们都要栽下大量的泡桐,是怀念,也是传承。”
现在仅徐场村中等水平的家庭,年收入就有七八十万元。“我们不仅会做琴,还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了将近一千名学员,把兰考的民族乐器产业做大做强。”一位村民说道。
转眼间,徐场村一跃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专业村,用勤劳的双手精心打造一丝一弦,改写村庄的命运。利用泡桐作为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,也已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在兰考,泡桐是一棵树,也是一种精神。泡桐的花语是永恒的守候,徐场村的村民,生活在兰考的人们也会继续守护好泡桐林,就像一直激励着他们前行的焦裕禄精神。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生活知识 老子简介
- 百科 斗牛电影讲的什么意思
- 边城战“疫”:夜晚七点的暂停键
- 风雪高原战“疫”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
-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
-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
-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
-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
-
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河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2021年11月7日0—24时,河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8例(辛集市,均在隔离点或封控
-
寒潮持续发威!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11月8日),寒潮继续南下,持续发威,南方大部最高气温将纷纷触底。强降雪中心将转移至东北地区,预计今天,黑龙江
-
雪后寒!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℃上下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11月8日)北京晴天回归,但在风寒效应下,“冷”仍然是天气的主题。气温方面,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在5℃左右,最低气温
-
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2021年11月7日0-24时,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(黑河市爱辉区6例),均为集中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