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云三号G星发射成功 为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星
新民晚报讯(记者 叶薇)今天9时36分,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,成功将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送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我国自此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、上午、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。
本次发射,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,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99次发射,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86次发射,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1次发射。
(资料图)
测量降水“顶配”出击
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三号的第7颗卫星,也是风云气象卫星连续成功发射的第20颗卫星。
卫星国际首次采用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、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综合探测,搭载了降水测量雷达、微波成像仪、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等4台业务载荷。微波成像仪在国内首次实现9频点26通道一体化探测,可以接收地球大气10-183GHz微波辐射能量,进行全天时、全天候、多极化协同探测,就像一只高灵敏、高精度的千里眼,获取台风内部温湿结构、台风强度、台风影响区雨强等相关关键信息,预测台风未来发展情况,对台风暴雨“精确把脉”。
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、光学遥感相辅相成,强强联合,将测量降水的配置拉成“顶配”。卫星发射后将填补国内降水三维立体层析探测数据空白,整体功能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低倾角轨道灵活掉头
风云三号G星发射重量约3.6吨,运行于高度407km、倾角50°的倾斜轨道,是风云气象卫星的首颗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。风云三号G星的主要观测对象是大气中的降水现象,全球降水又主要发生在地球的中低纬度地区,为了提高降水观测的时效性,风云三号G星便采用了轨道倾角为50°的低倾角轨道。
为确保卫星始终以同一侧面面向太阳,稳定卫星的外部热环境,航天科技工作者们为风云三号G星量身定制了一套自动掉头工作模式,在轨运行过程中,当太阳光从轨道面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时,风云三号G星将自动旋转,实现前后掉头,从而确保始终以同一个侧面面向太阳。这样,无论太阳在什么位置,卫星的外部热环境都能相对稳定,从而保障了星上仪器始终处于舒适的温度区间,发挥更好的性能。
完美配合提高预报精度
风云三号G星将发挥“独门绝技”,与风云三号晨昏星、上午星、下午星功能互补、相互配合,组网形成完整的低轨气象卫星业务综合观测能力,将预报精度提高3%左右,将预报时效延长24小时左右,将气象灾害监测时效提高近1倍,有效监测卫星寿命周期内发生在海上的台风内部云、雨的发展过程,为台风、暴雨、暴雪等灾害性降水提供高精度观测资料,进一步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效能。
在轨运行后,风云三号G星将通过探测云、水汽、气溶胶、风场等相关要素,进一步研究降水形成过程,并且能精确感知到地球大气0.2毫米/小时的降水强度变化,探测到毛毛雨般的降水强度,精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卫星发射后将大幅提高空间降水探测能力,为全球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提供有力手段。
关键词:
- 生活知识 老子简介
- 百科 斗牛电影讲的什么意思
- 边城战“疫”:夜晚七点的暂停键
- 风雪高原战“疫”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
-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
-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
-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
-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
-
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河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2021年11月7日0—24时,河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8例(辛集市,均在隔离点或封控
-
寒潮持续发威!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11月8日),寒潮继续南下,持续发威,南方大部最高气温将纷纷触底。强降雪中心将转移至东北地区,预计今天,黑龙江
-
雪后寒!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℃上下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11月8日)北京晴天回归,但在风寒效应下,“冷”仍然是天气的主题。气温方面,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在5℃左右,最低气温
-
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
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,2021年11月7日0-24时,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(黑河市爱辉区6例),均为集中
X 关闭
X 关闭